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5月21日以來,金域醫學共有超過300名黨員投身抗疫一線,在實驗室、物流、業務、IT、采購、行政等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span background-color:#f4f4f4;"="">“獵鷹號”氣膜實驗室臨時黨支部宣誓成立
潘曉竹:“‘95后’年輕黨員在抗疫中要擔起應有的責任”
潘曉竹來自廣西金域,6月1日,她收到支援的調令后立刻啟程,當晚抵達廣州后直奔金域醫學設在荔灣區的“獵鷹號”集裝箱移動實驗室,通宵開展檢測,助力完成重點區域篩查。次日,“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全部搭建完成,潘曉竹又火速趕到。
為應對廣州大規模核酸篩查,“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的各種檢測設備24小時全天候運轉,核酸檢測人員晝夜輪班。在氣膜實驗室,潘曉竹和團隊組員負責加樣,這是核酸提取之前的重要一環。雖然有自動加樣設備,但一些樣本由于采集時沒有統一規格,還是需要人工處理。潘曉竹說,遇上樣本量特別大的時候,根本沒時間休息,“連續12個小時加樣,手都是抖的,最多一晚完成了2500管。”
潘曉竹準備進入“獵鷹號”氣膜實驗室開展檢測(圖源:南方日報)
3個月前,潘曉竹正式轉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回憶起入黨的初心,潘曉竹說開始還有些懵懂,但遞交入黨申請書之后接觸很多優秀的黨員,信仰更加堅定。尤其是去年武漢抗疫最艱難的時候,公司很多黨員主動申請前往湖北武漢抗疫,對她的觸動特別大。她說,“我最近看了《覺醒年代》一些片段,也覺得很受鼓舞。新青年的精神一直傳承,我們‘95后’年輕黨員在抗疫中要擔起應有的責任。”
廣東省委黨報《南方日報》A03版報道了金域醫學“95后”黨員潘曉竹的抗疫故事(掃描二維碼閱讀完整報道,圖源:南方日報)
盧丹玲:“黨員所做之事要比別人‘尖’”
和潘曉竹一樣來自廣西金域的“95后”黨員盧丹玲,是首批進入“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的檢測員。“率先上陣,無論是流程還是作戰條件總是最難的。在負壓的實驗室里很悶熱,防護服里面的衣服、鞋子、褲子都濕了,腳套里都能倒出水了。”
去年,金域醫學派駐10名檢測骨干支援雷神山醫院。因為資歷尚淺,盧丹玲沒敢報名。在最危險的時候,沒有沖鋒在抗疫一線成為她的心結,一直在準備考取“PCR(聚合酶鏈反應)上崗證”,在這個過程中,她參與了去年5月武漢市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十天大會戰”、8月支援因香港第三波疫情及需要加大篩查力度的深圳,從事輔助工作。
盧丹玲在氣膜實驗室里作檢測前的準備工作(圖源:南方都市報)
2020年12月,盧丹玲成功考上了“PCR上崗證”。她說,“終于能上PCR機了。”
“獵鷹號”氣膜實驗室配有自動化設備,提升了檢測效率。而經過反復的練習與積累的經驗,盧丹玲的加樣速度已近乎是自動化機器的近2倍。她一個小時可以加樣完成5版樣本,即近500個樣本的加樣及提取。而機器做一版要20多分鐘,一小時只能做200個樣本左右。“我還可以單手開蓋,樣本多的時候,我會保存實力,把握好節奏,12個小時夜班很長,快交班的時候我會沖刺,希望多做幾版樣本。”
盧丹玲說:“首先自己本身是一名黨員,哪里有需要到哪里去是使命,所做之事也要比其他人‘尖’。學有所用,那就是我最大的價值。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核酸報告,我們會盡快給出客觀準確的檢測結果。”
南方都市報2021年6月15日報道盧丹玲的抗疫事跡
趙園園:“我告訴自己,必須扛住壓力把任務完成”
廣州金域的趙園園是荔灣、海珠、南沙等區域抗疫負責“調兵遣將”的“先鋒總指揮”,是連接前線需求和后方檢測力量的“橋梁”。每天,她要根據數百個采樣點不同的檢測要求,統籌調配后方的物流、耗材、標本對接流程等,并在每輪篩查結束后上報核酸檢測結果。
此輪廣州疫情復雜多變,每天的篩查量、篩查人群不斷變化,這使得趙園園的工作充滿了未知數,“例如不同人群的篩查需要配備不同的耗材,比如是采用鼻拭子還是咽拭子,是配備10混1還是5混1的試劑。”每天凌晨2-4點間,趙園園會收到當天的篩查任務,她需要快速作出決策,給后端留出更多準備時間,保證各個采樣點準時開始運作。“精神長時間高度緊張,每天只能睡2、3個小時,我們團隊的小伙伴經常看著我說,園園姐,你滄桑了。”趙園園說。
“統籌工作事無巨細,說不定有哪個細節我判斷失誤,就會影響篩查效率。”在巨大的壓力下,趙園園崩潰過、哭過,但她很快堅強起來,“從2020年出現疫情開始,我就一直負責廣州部分地區的核酸檢測需求對接,這次抗疫我也是前線團隊的主心骨,我告訴自己,必須扛住壓力把任務完成。”
在趙園園的團隊里,包括趙園園自己在內,60%的成員都是黨員。在風險最高的戰“疫”前線,這支隊伍充分發揮黨員的旗幟作用,頑強作戰、艱苦斗爭。
6月16日,廣州市對荔灣芳村片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篩查的結果將決定這片區域能否解封。金域醫學承擔了60%的檢測任務,包括白鶴洞街,中南街兩個高風險街道。“6月16日這場戰斗,金域醫學廣州防疫指揮部指揮的非常漂亮,金域不僅是片區里最快完成收樣的,也是最早出具全部結果的機構。”趙園園說,昨夜里,她睡了近一個月來最好的一覺。
趙園園(右)在采樣點解答市民關于核酸采樣的疑惑
曹明輝:“作為黨員,我24小時隨叫隨到”
“黨員就要帶頭發揮模范作用。” 入黨14年以來,曹明輝一直這樣要求自己。5月31日,接到支援廣州的調令時,正在公司開會的曹明輝連行李也沒來得及收拾,提上筆記本電腦就奔往機場。“不論是日常工作還是抗疫,我作為黨員,哪里需要我我就會往哪里去,24小時待命。”支援廣州之前,曹明輝就曾為安徽省六安等地開展大篩查,提供信息技術支持。這一次,他不僅幫助“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的八個氣膜艙都搭好信息系統,還輾轉深圳、白云機場的核酸檢測點等地,幫助維護信息系統順暢運行。
曹明輝(左)正在為“獵鷹號”氣膜實驗室搭網線
楊丹方:“黨員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就要多擔當”
這一次廣州抗疫,楊丹方又奔跑在了最危險的地方,5月21日,他從深圳趕到廣州荔灣,負責核酸樣本收取的工作。烈日下,他穿著白大褂汗如雨下,“不覺得辛苦,也沒想過危不危險,只想為盡快遏制疫情出一份力。”
此輪廣東疫情,深圳也是重點區域之一。5月21日,剛剛結束荔灣支援的楊丹方立馬趕回金域醫學的深圳實驗室,助力深圳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一連幾天,他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帶領團隊接收新冠標本,高效完成了收樣運輸的任務。“黨員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就要多擔當。”楊丹方說道。
楊丹方正在采樣點收取樣本
我要評論: |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
|
地址:中國廣州市連新路11號8樓郵編:510030電話:020-83321132傳真:020-83353964 COPYRIGHT www.a1newspage.com廣東省質量協會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2005396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