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政法〔2021〕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和旅游、國資、文物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現將《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附件: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教育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文物局
2021年5月11日
附件:
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解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文件部署,更好發揮工業文化在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國資委、國家文物局等共8部門聯合印發了《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工業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工業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職責所在。
2016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發揚中國工業精神、夯實工業文化發展基礎、發展工業文化產業、加大文化傳播推廣力度等重點任務。五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工作落地落實,政策引領得到加強,工業遺產保護扎實推進,工業文化全方位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為進一步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業文化發展,8部門聯合印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主要出于以下考慮:一是挖掘工業文化價值內涵,弘揚工業精神;二是發揮文化賦能作用,促進工業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培育工業旅游資源,拓展消費新空間;四是提高科教水平,傳播工業文化;五是建立分級保護機制,提高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水平;六是支持工業博物館規范發展,拓展工業文化新載體;七是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八是加強部門協同配合,推動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二、《實施方案》編制過程中,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編制過程中,我們結合近年來工業文化發展新形勢新趨勢,以務實有效為根本,積極聽取各方意見建議,開展了系列調查研究工作: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推進工業文化發展作為堅定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深入開展專題研究,全面分析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目標對工業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結合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形成《實施方案》的總體思路和基本框架。二是在對《指導意見》進行評估分析的基礎上,集中開展現場調研、座談交流,廣泛聽取并吸收各方意見建議。認真梳理研究地方、行業的政策訴求,分析工業文化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十四五”期間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以此為基礎,形成《實施方案》的征求意見稿。三是分階段、有步驟地征求部門、地方、行業組織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就關鍵和難點問題反復溝通、協商,最終達成共識,形成《實施方案》。
三、《實施方案》主要包含哪些內容?
《實施方案》以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就高質量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業態新動能、發展文化產業等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遵循,既是“十四五”時期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性政策文件,又是具有很強操作性的工作方案。文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提出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強調堅持“政策引領、需求導向、協同推進、融合發展”。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從弘揚工業文化價值內涵、促進工業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工業旅游創新發展、開展工業文化教育實踐、提高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加大傳播與交流和健全工業文化發展體系8個方面提出了未來五年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工作重點,涵蓋了工業文化從內涵內容挖掘、載體和傳播渠道建設到產業發展、制度和標準建設等各主要環節。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重點從拓寬資金支持渠道、健全人才保障體系、發揮中介機構作用等方面,針對工業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資金、人才短缺等問題,加強政策支持,特別注重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工業文化建設,營造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第四部分“組織實施”,重點從加強統籌協調、抓好細化落實等方面,對各有關部門和各地落實《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工業文化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四、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有哪些新特點?
一是政治高站位。《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把工業文化建設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是實操性更強。《指導意見》指明了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而《實施方案》提出了未來五年具體要完成的工作。如提出要“實施文化+產品系列行動”“創建一批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推出工業旅游精品線路”“培育一批工業文化研學實踐基地(營地)”“創建一批工業博物館”等。
三是多部門協同。工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統籌難度大。《實施方案》凝聚了工信、發展改革、財政、教育、人社、文旅、國資、文物等多方面力量,各項工作都有明確的牽頭單位和參與部門,形成既有統籌又有分工的工作布局,保障了各項政策、任務的落地。
四是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以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為主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已成為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實施方案》推動建立分級保護利用體系,制定保護準則和指南,修訂《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促進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研發應用。
五是加強產融合作。文化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支持,為充分調動資本的積極性,《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產融合作,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通過產融合作平臺,解決信息不對稱,推動工業文化重大項目建設。
六是加強人才培養。人才在工業文化建設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實施方案》明確要重點培養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工業文化學術研究、教育培訓、經營管理、宣傳推廣等領域領軍人才,工業遺產、工業博物館、工業旅游等方面專業人才三類人才,強化人才支撐。
五、下一步,如何推動《實施方案》落實?
為推動《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有關各方將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強化統籌、突出重點,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宣貫。提高各方對工業文化在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增進社會對《實施方案》各項任務的理解,就目標形成共識,合力推進相關工作。
二是明確任務分工。結合《實施方案》任務分工,就具體重點工作進一步分解,明確牽頭單位與參與單位、完成時限,工作聯系人,及時溝通工作進展情況。
三是加強協同配合。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資源整合、要素供給、項目實施、人才保障、環境營造、宣傳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
四是抓好落地落實。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本地區工作的規劃、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健全和完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實施一批重點項目。
五是做好宣傳推廣。根據工作部署,落實工作舉措,總結成功案例和經驗做法,利用多種方式加大展示推廣。
我要評論: |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
|
地址:中國廣州市連新路11號8樓郵編:510030電話:020-83321132傳真:020-83353964 COPYRIGHT www.a1newspage.com廣東省質量協會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20053960號 |